東南秋拍重推篆刻、文房 ——周三起公開預展,周六舉槌
來源:福州晚報 發布時間: 2015-10-20 13:35 次瀏覽
據悉,福建東南2015秋拍將于本月24日、25日兩天在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舉槌,在拍賣正式拉開帷幕之前,東南秋拍公開預展將在21日與廣大收藏愛好者見面,展覽地點分為福建省集珍藝術館和福建海峽文交所展廳兩大展區,預展為期三日,期間,六大拍賣專場的全部拍品集中展示,屆時收藏愛好者們可近距離品味田黃、壽山石、金石篆刻、文房清供等多個門類的藝術珍品,尤其篆刻、文房類藏品為本屆秋拍重推板塊,其中亮點紛呈,蔚為可觀。
清代桂馥為長卿刻青田石平頭白文“瓦研齋”印
名家篆刻權威出版
經典藏品彰顯人文價值
今秋東南兩大主項田黃與壽山石門類共四個專場精品迭出,而另外兩個專場也毫不遜色。尤其是已經延續多年的“印象萬千——金石篆刻專場”,匯集了從清代到民國時期諸多流派的名家經典之作,不同凡響。特別是清時期的篆刻作品,更是集中了多重價值屬性于一體。如清代桂馥為長卿刻青田石平頭白文“瓦研齋”印,乃清代著名篆刻家、“清隸四家”之一的桂馥所篆,除了底印莊重典雅之外,邊款“未谷為長卿刻”更是呈現了這位隸書大家醇厚樸茂的書法趣味,是篆刻、書法雙重藝術價值的完美表達,又經日本篆刻界泰斗小林斗盦編纂的《中國篆刻叢刊》所著錄,可謂經典。再有清代梅曾亮為楊以增刻田黃石“海原閣”閑章(47g),不僅以“石中之帝”的田黃石為材,形制方正、石質通靈華貴、色澤金黃醇厚,且是出自清代杰出學者梅曾亮之手,作為晚清四大藏書樓之一“海源閣”的收藏印,集中體現了印章的材質價值、藝術價值、文化價值與歷史價值,難能可貴。這枚印章曾在2012年的春拍中以46萬元成交,成為當時頗具亮點的拍品。
梅曾亮為楊以增刻田黃石“海原閣”閑章
而在民國印章上,今秋東南著重甄選了多次出版、流傳有緒的名家篆刻,如吳讓之為閔釗刻正方白文“小農白箋”印于《晚清四大家印譜》、《中國篆刻叢刊》、《吳讓之印譜》等權威資料中皆有著錄,以及“海派四大家”之一吳昌碩為胡欽刻高山石獸鈕白文自用印也在《中國篆刻叢刊》、《吳昌碩印譜》等書刊出版?,F當代篆刻則立足于本土特色,有不少閩臺兩地重要篆刻家的代表作品上拍,既有代表閩地篆刻的陳子奮、潘主蘭、鄭乃珖、宋省予等,也有代表臺灣篆刻的王壯為、王北岳以及薛平南和薛志揚兄弟等,近幾年來閩臺篆刻以其獨有的風格趣味及毫不遜色的藝術水準,在市場中越來越受到收藏者的關注,未來空間值得期待。
吳昌碩為胡欽刻高山石獸鈕白文自用印
同時,此次金石篆刻的專場還將有數套印譜上拍,如《求是齋印譜》、《白石老人印存四冊》、《魯迅筆名印譜》等,這是東南首次涉足印譜印集門類的拍賣,十分值得期待。
銅爐、名硯、竹木文玩
打造優雅的書房收藏體系
而與其他五個專場中拍品門類相對獨立不同,“乘物游心——文房清供專場”集中了包括吉金銅爐、端歙名硯、紫砂茶器、筆筒香插、玉石文玩等諸多小類的精品,可謂“文房清供”的完美呈現。福建東南拍賣項目負責人楊星女士表示:“近年來收藏者和投資者對于文房器物的收藏已經從過去的單件藏品轉向了更具場景性的整體收藏。本次東南秋拍的文房專場注重在壽山石為核心的收藏中對文房藝術進行更為細致的補充,不僅順應了近幾年中國收藏市場中回歸文人情懷的追求,也為藏家們打造了更廣泛、更完整、更具升值空間的收藏體系。”
清早期 “珍舍永寶”銘銅三足壓經爐
文房清供專場中,傳統的文房器物最引人注目,如從明代起就尤受文人重視的銅爐收藏,亦在專場里有所呈現,其中一只清早期“珍舍永寶”銘銅三足壓經爐,沉重厚實、用料精良,表面包漿滑潤,皮殼呈栗殼色,古意盎然。又有清代“燕邸施製”銘銅馬槽爐、清乾隆橋耳銅爐、清“大明宣德年製”銘銅三足沖天耳爐等,均為宣德爐中的經典器形,又符合當代審美的最高標準。自2010年秋拍中“王世襄藏銅爐”專場引發銅爐收藏熱潮之后,其市場日趨活躍,未來幾年,宣德爐的升值潛力仍然十分巨大。
清乾隆 剔彩瓜形香盒
另外,該專場中還有清乾隆剔彩瓜形香盒,馮力遠為陳希仲刻、關良畫文字玉竹成扇,和田白玉籽料送子觀音擺件,清代黃楊木精雕狩獵圖香筒,明代和田白玉螭虎水盂,清代袁枚銘海天初月老坑端硯等,小器現大觀,值得藏家重點關注。
相關鏈接:
福建東南2015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拍賣時間:10月24日~25日
拍賣地點: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福州市新權南路9號)
預展時間:10月21日~23日
預展地點:福建省集珍藝術館——展覽廳(福州市楊橋東路19號衣錦華庭壽山石文化城二樓)
貴賓熱線:(86)0591-8766 1288
更多福建東南2015春拍信息敬請關注壽山石文化網微信平臺(ssswhweixin)與東南拍賣微信平臺(fjdnpmwx):

